俄军在乌连吃亏,中俄军事差距远比预想的要大
俄罗斯价值千万美元的“匕首”导弹飞行几千公里,只为炸一座农村加油站。
乌克兰士兵用5000块买的大疆无人机改装投弹,两个月端掉俄军75%的坦克装甲。
当俄军前线上兵不得不使用1997年产的胶卷相机侦察目标时,对面解放军已经用手机APP指挥无人机蜂群作战——这场让俄军现出原形的俄乌战争。
彻底撕碎了一个残酷真相:曾经仰望的“老大哥”,军事科技早已被中国甩出三个身位。
俄军总参谋部至今不敢相信,他们精心策划的闪电战会栽在民用无人机手上。
开战第一天,六十公里长的钢铁洪流向基辅挺进,T-90坦克群插着红旗招摇过市。
结果三天后,这支钢铁洪流变成五十公里长的露天火葬场——乌军用大疆Mavic挂着反坦克榴弹,在树梢高度挨个点名。
莫斯科郊外的军工厂里,工人们正给“猎户座”无人机拧上最后一颗螺丝钉。
这款被普京钦点的王牌无人机,最大载重200公斤,理论航程能覆盖整个黑海。
可前线传回的照片显示,它挂载的居然是绑着胶带的手雷——中国卖给快递公司的物流无人机,载重量都是它的两倍。
哈尔科夫战役期间,俄军侦察兵背包里塞着中国产道通智能无人机。
这款某东标价8999元的民用装备,分辨率比俄军现役侦察机高出三倍。
而在中国陆军演习现场,单兵早就用上能自动识别2000种军事目标的“战场鹰眼”系统,识别到坦克只需2秒。
克里姆林宫最羞耻的秘密藏在莫斯科地铁里。
每天下午五点,工程师们会钻进10号线隧道,调试藏在混凝土里的军用通信电缆。
这套八十年代埋设的铜芯线路,是俄军应对GPS干扰的终极手段——而中国北斗系统今年刚完成第56颗卫星组网,地面部队就算掉进西藏冰川,定位误差也不超过20厘米。
俄军炮兵阵地至今保留着三件传家宝:望远镜、计算尺和手写坐标本。
瞄准乌军据点需要先画三角函数图,等算出参数目标早跑没影了。
解放军炮兵今年高原演习,新列装的智能火炮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开火,比点外卖还快——侦察无人机刚传回画面,炮弹已经钻进敌方碉堡射击孔。
敖德萨港口被打烂的俄军巡洋舰,用的是苏联解体那年生产的火控雷达。
舰长室里摞着三本1993年出版的《电子对抗手册》,扉页还盖着镰刀锤子印章。
福建舰下水时展示的电磁弹射器,能让35吨重的歼-15像打水漂一样起飞——这种黑科技,美国福特号航母调试了六年还没玩明白。
俄罗斯国防部仓库最近在紧急采购儿童玩具。
不是给军属发福利,是拆里面的台湾省产芯片改造导弹——他们自研的9M723弹道导弹,制导芯片还不如小米手机。
中国巨浪-3潜射导弹用的氮化镓元器件,性能对标美国最新型号,山东某县乡镇企业就能量产。
在顿巴斯废墟里挖战壕的俄军,每晚听着头顶的中国卫星报位置。
“吉林一号”商业卫星每天过顶八次,菜市场大妈都能在手机上看实时直播。
俄军情报官现在还拿着胶卷找冲印店——去年圣彼得堡军用地图外泄事件,居然是摄影师扫街时拍到了机密文件。
第聂伯河畔的俄军医疗站堆满中国止血粉。
这种二十块钱一包的战场神器,止血速度比俄军现役急救包快四倍。
深圳某医疗科技公司的货架上,还摆着能自动缝合血管的智能绷带——解放军卫勤部队去年就开始试用。
莫斯科红场阅兵依旧威武,T-14坦克的125毫米炮管锃光瓦亮。
这款吹了十二年的“第四代坦克”,量产数量还没中国99A改型的零头多。
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,蓝军旅最新玩法是用激光模拟器给坦克“镀金”——号称能抗住贫铀弹的复合装甲,在国产新型穿甲弹面前像豆腐一样被捅穿。
加里宁格勒的导弹基地正在回收可口可乐易拉罐。不是搞环保,是拿铝材补“伊斯坎德尔”导弹的外壳——西方制裁导致军用铝材断供。
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,长征五号用的国产铝锂合金,强度比俄罗斯同类产品高30%,成本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二。
圣彼得堡海军节上,锈迹斑斑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又双叒叕没动窝。
这艘还在用蒸汽锅炉的航母,大修次数比出海次数都多。
大连造船厂里,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轨道正在做最后调试——美国海军情报局的报告写着:该技术领先俄罗斯航母三十年。
俄乌前线最近的明星装备是中国产皮卡车。
不是军用版,就是普通长城炮——扛着反坦克导弹满街跑,比俄军装甲车还扛造。
解放军轻型合成旅早就玩得更野:全地形突击车能带着红箭-12导弹翻越唐古拉山,车顶摄像头扫一圈,五十公里内的敌军装甲车全在屏幕上标红。
这场战争最残酷的对比不在战场。
俄罗斯军工厂老师傅焊完导弹支架,还得去麦当劳打工补贴家用。
中国西北某隐身材料车间,90后技术员正调试第六代战机蒙皮——他手里的量子检测仪,精度超过俄军最先进实验室设备五个量级。
当俄军士兵蹲在战壕里给家人发“失踪”电报时
解放军演习部队刚测试完战场即时通讯系统——地下三十米的坑道里,4K视频通话照样流畅。
这场跨越三十年的军事代差,早就在机床的齿轮间、代码的字符里、工程师的图纸上注定结局。
